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全面解读与解析

作者:痴心少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第三次会议上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民法典继承编作为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人民财产传承、巩固家庭财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是对我国现行继承法律制度的重要完善,为我国遗产继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对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进行全面解读与解析,以期使广大读者对该规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的主要内容

1. 确立意定继承制度

新民法典继承编章第二条规定:“自然人因死亡而取得财产的继承权,依照本法的规定移交给继承人。”由此可知,意定继承制度正式确立。意定继承,又称法定继承补充制度,是指在法定继承之外,允许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对继承财产作出特殊安排。意定继承制度有助于充分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体现个人财产传承的灵活性。

2. 完善法定继承制度

新民法典继承编对现行法定继承制度进行了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根据新民法典继承编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明确了丧偶的子女、配偶可以作为顺序继承人。

(2)增加了代书立遗嘱的规定。新民法典继承编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录音形式或者视频形式设立代书立遗嘱。

(3)明确了法定继承与意定继承的衔接。新民法典继承编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可以先设立法定继承,然后通过遗嘱对法定继承财产进行修改。

3. 引入遗产处理制度

新民法典继承编第四十三条规定:“继承人有权对遗产进行处理。处理遗产的方式,按照法律规定办理。”该条规定为我国引入遗产处理制度奠定了基础。遗产处理,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清理、分配、交付等环节的工作。遗产处理制度有助于维护继承秩序,保障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的意义和影响

1. 有利于维护家庭财产传承秩序

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明确了法定继承与意定继承的衔接,为我国遗产继承领域提供了更加明确、科学的法律指引。这将有利于维护家庭财产传承秩序,降低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睦。

2. 有利于保护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对遗产处理制度进行了规范,有利于保护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在遗产继承过程中,如果存在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冲突,新规定将有助于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分配遗产。

3. 有利于推动我国遗产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遗产继承法律制度的重视和完善。新规定既继承了我国现行法律的有效做法,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为我国遗产继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是一部富有成效的法律规定,对于我国遗产继承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的全面解读与解析,有助于广大读者对该规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全面解读与解析 图1

2020年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全面解读与解析 图1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