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业耗水原因分析及节水管理策略
采矿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与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逐步加强了对矿业活动用水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
采矿业耗水的原因分析
1.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直接用水需求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直接用水主要用于设备冷却、场地清洗、矿物分离等多个环节。在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开采中,选矿工艺需要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和沉淀处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巨大。井下作业时也需要大量水用于除尘降尘,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采矿业耗水原因分析及节水管理策略 图1
2. 地质结构破坏引发的地下水污染
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活动往往会导致矿山周围地区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当地的地下水系统。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被剥离和压实,地下水流通道可能被切断或改变流向,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枯竭或者受到矸石、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采矿业耗水原因分析及节水管理策略 图2
3. 尾矿处理不当造成的水体污染
矿山企业在矿物冶炼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矿废料。这些固体废物通常会堆放在专用场地,并通过喷水方式进行降尘处理或覆盖防渗材料。如果尾矿堆放设施存在设计缺陷或者维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泄漏进入周边水体,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4. 企业节水意识薄弱和管理水平滞后
一些中小型矿山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忽视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在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节水要求。部分企业的用水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门的节水技术和管理人员,导致用水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加强采矿业节水管理的具体措施
1. 推广先进节水技术
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装备是降低采矿业水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选矿环节可以使用循环水系统替代新鲜水源;在设备冷却过程中应用闭式循环冷却技术,可大幅减少用水量。还可以采用膜分离、气浮等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
2. 强化企业节水管理意识
矿山企业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制度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节水意识,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建立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对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考核。
3.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国家应当继续修订和完善与矿业用水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明确不同矿种开采过程中的用水定额和排放要求。对于违反水资源管理规定的矿山企业,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并责令整改。
4. 加强废水回收利用设施建设
在矿区建设完善的废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系统是实现采矿业节水的重要手段。在选矿厂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设备清洗或场地绿化等非生产性用水环节。还应当加强对尾矿库的管理,防止有害物质渗漏污染地下水。
采矿业作为高耗水行业之一,必须在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工作。通过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强化企业节水意识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矿业活动对水资源的压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推动绿色矿山发展,这为采矿业节水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矿山企业只有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转变发展理念,才能在未来发展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