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渎职罪:又称什么罪名?解析其构成要件与处罚》
罪名概述
故意渎职罪,又称故意泄漏国家机密罪、故意破坏国家计算机罪、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等,是指故意犯罪行为人对国家机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国家机关、国有单位或者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非法获取、利用、传播国家机密或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的行为。
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故意渎职罪的客体要件是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实现各种功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系统。
(二)客观要件
1. 故意泄露国家机密。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保密法律法规,故意泄露国家机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
《故意渎职罪:又称什么罪名?解析其构成要件与处罚》 图1
2. 故意破坏国家计算机系统。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故意破坏国家计算机系统,对国家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行为。
3. 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行为。
处罚
故意渎职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故意泄露国家机密,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故意破坏国家计算机系统,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渎职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对国家机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国家机关、国有单位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构成要件和处罚,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共利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