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严惩贩卖数据犯罪: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夜晚的歌谣 |

《网络安全法》严惩贩卖数据犯罪: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严惩贩卖数据犯罪。重点分析《网络安全法》中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及贩卖数据犯罪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的背景与意义

《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法》)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专门立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旨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维护网络安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在当前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法》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网络安全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即:保护个人信息的基本权益、尊重个人信息主体权利、明确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保存、传输、删除等环节的要求、加强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安全管理。《法》还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

严惩贩卖数据犯罪

《网络安全法》针对贩卖数据犯罪作出严格规定,明确了数据的定义、种类及敏感性。第42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泄露、篡改、毁损或者非法删除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对于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法》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络安全法》还规定了数据跨境传输的安全要求,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进行数据跨境传输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定。运营者未能履行相应义务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

《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当采取技术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具体包括:采取加密措施,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传输;采取数据备份措施,防止数据丢失、损毁或者被篡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非法访问、使用或者。

网络安全法严惩贩卖数据犯罪: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图1

网络安全法严惩贩卖数据犯罪: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图1

《网络安全法》从法律制度层面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与要求,对于严惩贩卖数据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应继续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