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企业|市场动态与融资策略深度分析
新三板做市企业及其上市情况
在项目融资领域,新三板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连接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桥梁角色。新三板做市企业是指那些选择做市商制度进行交易的企业,通过做市商的报价和撮合,提升市场流动性并为投资者提供价格参考。
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新三板新增做市企业数量为123家,而退出做市企业数量激增至396家,导致做市企业总数出现负。这一现象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调整以及政策导向对新三板市场的深刻影响。做市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中的角色不仅关乎企业的融资能力,还涉及到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活跃度。
新三板做市企业的上市情况与趋势分析
新三板做市企业|市场动态与融资策略深度分析 图1
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新三板市场呈现出一些显着的特点:
1. 做市企业数量缩减
在1343家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企业中,创新层和基础层分别有491家和852家。相较于2016年,做市企业总数减少了约16%。
2. 做市商参与度分化
全国共有92家做市商参与了新三板企业的做市业务。其中中泰证券以327家的做市数量位居榜首,成为新三板市场的主要做市力量。
曾经的头部做市商如广州证券,排名滑至第四位,显示出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3. 做市意愿回暖
尽管2017年前三季度新三板做市企业数量下降,但四季度开始,企业和做市商的参与度有所提升。这与市场环境改善、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影响新三板做市企业的关键因素
1. 市场流动性问题
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一直是困扰做市企业的重要问题。交易活跃度低导致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受限,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2. 政策调整的影响
2017年的多项政策调整对新三板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机构投资者门槛降低,提升了市场的资金流动性。
- 创新层企业差异化制度的推出,影响了做市企业的定位和战略选择。
新三板做市企业|市场动态与融资策略深度分析 图2
3. 融资环境变化
融资渠道收窄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主动退出做市转让,转而寻求协议转让或其他。
做市商的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部分券商减少新三板市场的业务投入。
与策略建议
1. 优化市场结构
完善做市商制度,提升做市商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做市商的佣金比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2. 改善流动性
推动混合交易制度的实施,引入更多做市商和投资者,提升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加强对优质企业的培育,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新三板市场。
3. 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权益。通过严格监管打击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提升市场整体质量。
4. 企业策略调整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转让。
做好长期发展规划,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吸引投资者关注。
新三板做市企业数量的变化反映了整个市场的动态和结构性调整。虽然2017年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市场机制的优化和完善政策环境,未来新三板市场将会更加成熟稳健。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理解并把握这些变化趋势至关重要。项目融资方应灵活调整策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三板市场的变革中,只有坚持创新、规范运作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