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文献综述: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1.
农村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现状
2.1 融资渠道单一
当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等相对较少。而且,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导致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2.2 融资成本较高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文献综述:现状、问题与对策 图1
由于农村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用等级较低,导致其融资成本较高。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不足等问题也使得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更高。
2.3 融资难的问题广泛存在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都面临诸多困难。农村中小企业由于地理位置、规模、产业特点等因素,其融资难度更大。
3.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融资渠道单一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银行对其信任度较低,导致其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3.2 融资成本高
农村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等级低,导致其融资成本较高。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不足等问题也使得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更高。
3.3 金融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不够完善,尤其是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白。
4.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4.1 拓展融资渠道
为了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拓展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外,还应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融资方式。
4.2 降低融资成本
降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银行应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融资行为,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提高抵押品的价值。
4.3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力度,包括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5.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从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2):48-51.
[2] 王志刚,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11(12):23-26.
[3] 胡远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65-68.
[4] 陈红霞,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策略[J].企业经济,2013(6):72-74.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