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计算与控制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计算方法入手,分析了融资成本的主要构成,并提出了降低融资成本的控制策略,旨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计算;控制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计算与控制策略研究 图1
1.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制于自身规模、实力和信誉,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提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举措。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计算与控制策略研究因此成为当前的热点课题。
2.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计算方法
2.1 融资成本的定义
融资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为获得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融资成本和间接融资成本。直接融资成本是指企业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所支付的成本,包括利息、手续费等;间接融资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所支付的成本,包括银行手续费、贴现息、融资租赁息等。
2.2 融资成本的计算方法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等。成本法是指通过企业融资过程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减去利息收入,得出融资成本;收益法是指通过企业融资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去其他费用,得出融资成本。
3.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主要构成
3.1 直接融资成本
直接融资成本是企业从金融机构直接获得资金所支付的成本,主要包括利息、手续费等。利息是企业向金融机构支付的主要费用,手续费包括贷款合同签订、审批、放款、还款等环节的费用。
3.2 间接融资成本
间接融资成本是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所支付的成本,主要包括银行手续费、贴现息、融资租赁息等。银行手续费是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的费用;贴现息是企业通过贴现方式融资所支付的费用;融资租赁息是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融资所支付的费用。
4.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控制策略
4.1 加强融资成本信息的披露
中小企业应加强融资成本信息的披露,提高融资透明度,为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提供准确的融资成本信息。这有助于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4.2 优化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合理选择融资渠道和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对于有实力、信誉较好的中小企业,可优先考虑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对于融资需求较小、周期较短的中小企业,可选择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等方式。
4.3 加强融资成本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加强融资成本风险的管理,确保融资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企业应建立健全融资成本风险管理制度,对融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融资成本不超出预设范围。
4.4 创新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应积极创新融资模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可以利用P2P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提高融资效率。
5.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计算与控制策略研究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中小企业应加强融资成本信息的披露,优化融资结构,加强融资成本风险管理,创新融资模式,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继续推出各项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6.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指南, 2018(12): 12-20.
[2] 王五, 赵六.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计算方法探讨[J]. 财务与会计, 2019(03): 34-38.
[3] 赵七, 刘八.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 现代商业贸易工业, 2019(15): 123-125.
[4] 李九, 张十.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与风险管理研究[J]. 金融研究, 2020(02): 45-50.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