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生态保护|政府与民间协同创新的绿色实践

作者:西海情謌 |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生态保护路径。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潍坊市在经济发展的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与挑战。以“潍坊生态保护”为核心,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当地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探索与成就。

潍坊生态保护的背景与现状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范围内出现了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在个别工业园区周边,由于企业排污不规范、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生态环境一度受到破坏。

在这样的背景下,潍坊市政府于2019年启动了“绿色潍坊”专项行动。该行动以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为核心目标,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等综合措施,全面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目前,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显着提高。

政府主导的生态保护实践

1. 严格的环保执法体系

潍坊生态保护|政府与民间协同创新的绿色实践 图1

潍坊生态保护|政府与民间协同创新的绿色实践 图1

潍坊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将全市划分为多个责任片区,实行“定人、定点、定量”的三定管理模式。执法人员采取日常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环境违法现象及时发现、快速处理。

2. 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针对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潍坊市实施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这些企业逐步实现了绿色生产转型。某重点化肥企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引入了国际领先的脱硫除尘设备,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浓度。

3. 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在生态保护方面,潍坊市开展了多项重点工程。如“清河行动”对全市域内水体进行系统治理,通过截污治污、湿地建设等措施改善水质;“绿满齐鲁”植树造林项目,在峱山开发区等多个区域实施大规模植被恢复工程。

民间参与的创新实践

1. 环保社会组织的作用

在潍坊,有多家活跃的环保社会组织。“绿色先锋”志愿者协会长期致力于环境教育与污染监督工作。该组织通过开展“环保课堂进校园”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他们还利用业余时间对工业园区周边的空气质量进行义务监测。

潍坊生态保护|政府与民间协同创新的绿色实践 图2

潍坊生态保护|政府与民间协同创新的绿色实践 图2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部分在潍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某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了区域性光伏发电站,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的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一家造纸企业在政府指导下,建成了废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年节约用水量超过50万吨。

3.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

潍坊市通过举办“地球一小时”、“生态文明宣传周”等活动,增强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方面,“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已覆盖全市80%以上的中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环保小卫士。

潍坊生态保护的成效与启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潍坊市在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显着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5年的60%提升至2023年的85%,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多年下降;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从不足70%提高到95%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了98%。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潍坊市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1. 坚持依法治污。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执法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落到实处。

2. 注重科技赋能。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和效果。

3. 激发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环保事业,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潍坊市将继续深化生态保护工作,努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巨中成企业家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