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通化市水利局是吉林省通化市人民政府下属的重要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全市水 administrative affairs、水资源 management、水利工程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等领域的工作。作为地方水利主管部门,该局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化市水利局在其职能范围内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全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细剖析通化市水利局的主要职责、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全面展现该局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作用。
通化市水利局的职责与定位
通化市水利局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是负责全市水资源调查、评估和规划工作;二是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三是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四是承担水环境保护责任,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质安全;五是协调解决跨区域水资源调度问题,保障用水公平正义。
通化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图1
作为地方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通化市水利局在执行国家和吉林省的水利政策法规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该局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局。
主要工作领域与成就
1. 水资源管理
通化市水利局严格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估工作,摸清水资源家底。通过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推动用水效率提升。2019-2023年间,该局共实施了多项节水措施,包括推广高效 irrigation technologies、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等。
2.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通化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图2
为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通化市水利局组织开展多项水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项目。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确保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推动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率;
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在主要河流开展底泥清淤、植被恢复等措施。
经测算,2023年通化市主要河湖水质显着改善,劣V类水体比例较2018年下降了15%。
3. 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
为了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通化市水利局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 设。"十三五"期间,该局组织实施了总投资达20亿元的"平安水库加固工程"、"城市防洪提升工程"等多个重大项目,并取得显着成效。
4. 水利信息化建设
顺应"互联网 "发展趋势,通化市水利局近年来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全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文监测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科学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重点项目与实践
1. "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创建
通化市自2018年起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制度等措施,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2023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了30%。
2. "清水行动"专项治理
为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通化市水利局联合住建、环保等部门实施"清水行动"。该行动重点针对市区内主要河道开展综合治理,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手段改善水质。目前,市区内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水清岸绿"的目标。
3.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通化市水利局把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2019-2023年期间累计投资5亿元,完成了对8个县区的农村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惠及人口达80万人。现全市农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水质达标率超过95%。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规划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1. 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受气候变化影响,通化市部分区域出现干旱频率上升趋势,用水高峰期供水不足的问题时有发生。
2. 生态补水压力大
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和用水需求增加,主要河流生态补水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3.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与发达地区相比,通化市水利信息化建设仍显滞后。
针对上述问题,通化市水利局已经制定"十四五"规划,重点推动以下工作: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农业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和循环用水模式;
持续加大水生态保护力度,实施主要河流生态补水工程;
完善水利信息化体系,建设全市"智慧水利"平台;
强化执法监管,严惩违法用水行为。
作为通化市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通化市水利局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未来的征程中,该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美丽通化"贡献水利智慧和力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通化市水利局的工作成效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化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