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药品是指|国家集采与企业机遇|带量采购流程|招标政策解析
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量药品"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带量药品",全称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简称为"国采药品"或"集采药品"。它是指在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推动下,以"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为总体策略,通过"团购"模式实现药品价格下降的改革措施。
带量药品?
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自此,国家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带量采购已经从试点阶段扩展至全国范围。
"带量采购"的英文为Volume-Based Procurement,简称VBP。这种采购模式的核心是"以量换价":通过医疗机构报量、医保预付、企业中标后必须供货等方式,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单位药品价格。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帮助患者团购药品,用庞大的需求换取最低的价格。
从流程上看,带量采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带量药品是指|国家集采与企业机遇|带量采购流程|招标政策解析 图1
1. 确定试点城市:初期选择的是"4 7"模式(4个直辖市和7个城市组成的联合采购机制)
2. 企业报名与资质审核:要求参与的企业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
3. 价格申报与竞争:采用竞价的方式,根据预设规则确定中标企业和价格
4. 合同签订与执行:中标企业与医疗机构签订带量购销合同,并按约定供货
带量药品的核心特点
1. 政策驱动性:
带量采购是国家层面推动的改革措施,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和强制执行力。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必须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2. 规模效应:
医疗机构联合报量,形成巨大的采购体量,从而在和供应商谈判时获得更好的价格。
3. 质量保障:
参与带量采购的产品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质量标准与原研药一致。这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保障。
4. 价格优势:
带量采购的核心目标是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平均来看,中选产品的价格降幅在50%以上。
带量药品的招标流程
1. 报名与资质审核
招标公告发布后,企业需提交相关资质文件,包括GMP认证、一致性评价证明等。
过往产品质量记录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2. 竞价机制
采用多轮竞价方式,避免恶意竞争。首轮报价高于预设价格的企业直接淘汰。
后续根据企业数量调整竞争策略,确保市场稳定。
3. 中标确定
通常采用"双信封"制度:先开技术评分envelope,再开商务报价envelope。
综合考虑价格、质量等因素后确定中标企业。
4. 合同签订与履约
带量药品是指|国家集采与企业机遇|带量采购流程|招标政策解析 图2
中标企业需与所有报量医疗机构签订供货协议。
医保部门负责监督合同履行,确保供应稳定。
带量药品对企业的影响
1. 机遇:
进入国家集采目录可以带来稳定的订单来源。
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规模。
2. 挑战:
压缩了企业的价格空间,需要通过管理创新降本增效。
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保障体系,确保及时供货。
带量药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1. 药品范围扩大
目前主要在化学药领域推进,未来可能会扩展到生物制品、中成药等更多品类。
2. 政策深化
推动省级联盟采购,形成更大的采购体量。
建立常态化的监测评价机制,确保用药安全。
3. 制度创新
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实现价格联动。
探索"互联网 "在药品供应保障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以某次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带量采购为例:
中标企业成功将产品价格降低了70%以上;
患者自费部分显着减少,用药依从性提高;
激励了更多药企投入一致性评价工作。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带量采购政策的有效性,也为后续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带量药品"作为医改的重要举措,在降低药价、提升用药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也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参与带量采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政策大背景下,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带量药品"的概念将逐渐融入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